11月21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左四)和中国科技部长徐冠华(左三)等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共同参加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及相关文件正式签署仪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及相关文件正式签署仪式当天在爱丽舍宫举行,徐冠华代表中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
斯和美国等ITER计划各方均派高层代表团出席。 新华社记者宋立东摄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国际热核计划)与国际空间站、欧洲加速器、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是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其目的是借助氢同位素在高温下发生核聚变来获取丰富的能源。
目前的核电站是通过重金属元素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获得巨大能量,而核聚变反应主要借助氢同位素,这种原料在地球上取之不尽,而且核聚变放射性微乎其微,不产生核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计划一旦成功,将为人类开发新一代战略能源带来一次革命。
目前参加国际热核计划的7方包括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该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规模可与未来实用聚变反应堆相仿,用以解决建设聚变电站的关键技术问题。
国际热核计划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大型国际科学工程计划。该计划将历时35年,总投资额为99亿欧元,这也是中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计划之所以联合众多国家参加,是因为其建设面临不少技术挑战。
专家认为,在核聚变反应堆里,氢同位素重氢和超重氢等原子聚合后,变成更重的原子。这和通过分裂而释放能量的核裂变截然不同,人们需要进行许多实验来了解有关反应的特性。
此外,要在地球上使用受控的核聚变反应堆,就必须把气体加热到超过1亿摄氏度。这在工程和材料上的挑战将非常艰巨。有关科学家设想兴建一个圆环型的磁力悬浮实验室,把聚合反应堆放在里面。科学家预计,即使将有关设施建好以后,核聚变研究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成果。